从我国养老院本身的现状、广大民众的利益出发,我国未来养老院的发展理应兼顾公益性和营利性,也就是说应将与市场相结合。未来的养老院发展应该推崇以下模式:
民办公助
民办公助也就是说让民间资本投入进来建立养老院,并且配备设施,同时国家给进入养老院的这些老人一定的补贴,这些补贴是按照人口直接补贴给民办机构的财务。“除给新建或扩建民办老人院一次性建设补贴外,还采取床位补贴方式俗称买床。例如,北京市规定,民办老年服务机构可按照实际服务人数申请每张床位每月100 元的资助,资助金用于设施设备改造或改建、完善和改善管理服务,也应该对这部分补助进行监管。”但是这种监管也会导致一定的问题,监管不力会滋生,因此这种民办公助养老院终是依赖于基层是否监管到位以及补助能否及时到位。
公建民营
公建民营是指国家财政投入建立养老院,配备相应设施,但是养老院经营管理请民间团队,比如护工、大夫、管理者等,也就是说这种养老院的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所有权归,经营权归民间团队。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养老院来说,这是推崇的一种模式:一方面,公办减轻了民间团队的负担,没有了前期的成本投入,这对民间团队来说是百利而无害;另一方面,民间团队经营解决了公办工程中由于传统机制造成的照顾老年人团队本身的问题,民间团队拥有的护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因此服务质量高。而在民间团队的使用上,只需要考察民间团队是否有资格经营这个公办养老院,进而减轻彼此的负担。
对于公办民营养老院只需要确立一个评估体系,包括各种指标,而也通过购买民间团队服务提升了自己的公共服务质量,避免了自己提供公共服务造成的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等问题。这种养老院模式兼顾了所要达到的公益性和民办机构所追求的营利性,也就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老年公寓中的公共活动空间是复合型空间,在设计上需强调串联各功能空间动线的闭合性和开放性。
闭合性要求动线清晰明确,采用环状闭合路径,一条主动线串联所有功能空间,使老年人能清晰识别,并可轻松回到出发点。
开放性指各功能空间应面向主动线路径充分开放,开放性动线向内庭院开放,可营造丰富多变的动线空间感受和视觉效果。
结合闭合性和开放性的动线组织摒弃了一个功能一个封闭房间的传统做法,充分利用空间功能,既易于老年人到达,又降低了对入住老人干扰的效果,提高老年公寓的整体生活活力和氛围。
1. 康复医院
各种康复方式及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模式,比如针对神经和肌肉康复,会设有诊疗室、牵引室、理疗室、针灸室、康复训练大厅、骨质疏松诊疗室、中药熏蒸室、疼痛室等功能空间。因此,在设计康复医院时必须了解康复的具体形式。
2. 护理院
(1)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
(2)整体设计:无障碍设计;每房应设衣物储藏空间,并内设无障碍卫生间;设独立洗澡间、康复区、室内(外)活动区域、、检验及功能检查用房;设理疗用房;需设电梯的建筑,应至少设置1部无障碍电梯;设太平间。
3. 养老院
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必备的生活设施及室外活动场地即可。